進行產品升級
消費者對國產牌的感覺正在改變,其原因不僅是營銷手段,更因為許多品牌的產品設計和質量都有所提升。
太平鳥也不會輕易在市場份額上讓步,此前推出了名為樂町LED’IN的少女產品線。其整個集團的設計團隊超過500人,每年創造多達8000種產品,此前又在內部物流中心投入5億元,也在研發領域進行大量投入。
Daphne 2017春夏系列廣告,攝影師隋建博掌鏡
圖片來源:對方提供
張江平補充道:“我們得更靈活反應,不能只是盲目地去做設計。消費者喜歡即時、當下時髦的東西,這都需要我們馬上作出反應。”
對造型師Declan Chan來說,這點很重要,尤其是目前中國消費者掌握的信息越來越豐富,采購途徑與時機也越來越復雜:“有了微信、微博等社交渠道以及天貓這樣的電商平臺,人們獲得的是海量的信息,有的是海量的選擇。他們一直在尋找新的產品,希望更快地將時髦的產品拿到手。”
盡管服裝質量得到改善,但還有人認為產品創新還有待繼續努力。“太平鳥這些品牌的問題是沒有自己特定的風格,只是跟隨Vetements這些品牌掀起的趨勢。但Mo&Co.有自己的看法,不僅只是追隨潮流,”青年時尚刊物《Yoho! Girl》造型總監顏思詩(Fil小白)表示。
香港《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前時裝編輯Divia Harilela分析道:“最初,Mo&Co.很看重潮流趨勢,這點和Zara很像,為大眾市場重新再造時尚潮流,但是看起來不太像‘復制版’。Mo&Co.則是努力打造某個特定的女性形象,近期發布的系列都基于這個概念而非追隨時裝天橋趨勢。與如今許多品牌一樣,他們推廣的是個性化這個概念。”
打造購物體驗
與外國企業相比,中國品牌的競爭優勢包括更具創新的移動端體驗,而這在中國則是充滿活力的重要渠道。本地品牌在移動端擁有強大存在,不僅只是產品與服務的供應商。他們的移動端體驗跨越品牌各個方面:廣告、市場營銷、社交渠道交流、購物、采購與支付等等。
全球品牌咨詢公司Lab Brand在中美兩國針對年齡在20到35歲的人群間進行調查后的出統計,超過85%的中國“千禧一代”每周至少在商店內使用1次移動端支付,而在美國這個比重低于45%。在中國,使用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騰訊的微信支付等移動端支付手段結賬,已經比現金與信用卡更受歡迎。
Urban Revivo 2017春夏系列,造型設計為Declan Chan
圖片來源:對方提供
“現在和5年前相比,體驗已經完全不同,目標客戶也不同了,”《Harper’s Bazaar 時尚芭莎》前造型總監、負責太平鳥品牌重塑的創意機構Moodsight創意總監范曉沐表示:“但現在有了這么多產品線,時尚編輯、造型師、明星身上會穿的衣服,和他們店里實際販售和人們消費的產品之間還有差距。”
“有這樣的差距,可能是因為不同地區的買手做出了不同的選貨。我去過北京和寧波的太平鳥門店,這些門店在不同城市選貨也不同。太平鳥正著手積極改善店面設計,正計劃開設全新旗艦店,”范曉沐補充道。
而Mo&Co.也開始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其最早合作的零售商之一包括來自香港的精品買手制百貨連卡佛(Lane Crawford),如今還有塞爾弗里奇(Selfridges)和巴黎老佛爺百貨(Galeries Lafayette)等零售商。“品牌就給人更高端的感覺。從那時開始,我們就能看到Mo&Co.將自己定位為高端品牌,與Club Monaco或Sandro等西方同行并行。他們可能還是在做大眾市場,但不再是Zara或H&M這樣的快時尚,”Harilela說,“他們在香港開的新店也很酷,很有當代感,有助提升品牌定位。”
“中國消費者走過了盲目購買西方大牌的階段,開始購買能反映自身風格識別的品牌。中國消費者的快速學習能力很強,能借助現有品牌很快走完這個階段,發展自己的風格與興趣,”中國第一位在倫敦男裝周進行展示的設計師周翔宇(Xander Zhou)表示。周翔宇最近還與在中國擁有龐大銷售網絡的本地男裝品牌海瀾之家合作設計造型。海瀾之家老板周建平也以36億美元身家、“中國時尚界首富”登上福布斯億萬富豪榜單。
“互聯網的出現絕對讓中國消費者更包容新生事物,對什么是酷做出了更好判斷,不再僅是憑借良好的銷售渠道去買東西了。”周翔宇說。
Queennie Yang與Tianwei Zhang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