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的品牌占據75%的市場份額。”
在國內化妝品市場上,“洋品牌”可謂一統天下、威風八面。迪奧、香奈兒、蘭蔻、資生堂等很受時尚白領的“迷戀”,長期占據著各大商場的大半壁江山。但據記者調查發現,近期在繁榮的化妝品市場出現了國貨抬頭的跡象。柏氏、相宜本草、佰草集等品牌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品牌口碑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溫和、無刺激 國貨受歡迎
“之前一直用的是歐美品牌,后來朋友介紹,用了柏氏的產品,沒想到效果挺不錯,可能比較適合我的膚質吧!”在北京某商場專柜前,月薪過萬的白領陳女士告訴記者,現在身邊有一群朋友都開始走‘國貨’路線了,“沒有刻意去抵制‘洋品牌’,但用了一些國產品牌以后,皮膚真的有了明顯改善。”
很多使用國產化妝品的消費者表示,溫和、無刺激是他們選擇國產化妝品的一大原因。而采訪中,記者也發現很多敏感肌膚人群是國產化妝品的忠實粉絲。在一家互聯網公司上班的楊小姐表示:“一直以來都用柏氏金卓顏系列的,控油效果不錯,肌膚也沒以前敏感了……”另外,性價比高也是國產化妝品的一大優勢。“效果沒有太大差異,但價格比歐美化妝品便宜多了。不合適可以再換啊,一點也不浪費。”因此,很多長期使用歐美品牌的消費者,也開始轉向國貨品牌。
轉變理念 柏氏迎合消費者需求
就此專家表示,國貨抬頭現象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除了消費者的個人因素,還有企業營銷策略、經營理念的轉變等等。對于國產品牌來說,與市場接軌很重要,“酒香仍怕巷子深”,很多企業也認識到了這一點。開始探索發展之路,并開始適當、高調的進行營銷活動。而在這方面,柏氏可以說走在市場前列。
2010年,韓國化妝品界領軍人物鄭弘洙加盟彭氏,隨后成立了全球性研發科研中心。作為其旗下品牌,柏氏的科研水平提升到了全新高度。2011年,其與中國婦女基金會“大地之愛•母親水窖”聯合發起了“柏氏愛心1+1工程”, 并開發出柏氏水庫精粹系列促銷公益套盒,也引起了業內媒體的關注。另外,記者從柏氏方面了解到,目前以及接下來一段時間,柏氏還將利用網絡、電視等媒體開展一系列活動,與網友互動,讓更多人深入了解柏氏,讓柏氏更貼合消費者的需求。
就目前情形來看,國內化妝品市場依然是“洋品牌”唱主角。“但越來越多國產品牌的崛起,在給整個市場注入新活力的同時,也打亂了很多“洋品牌”的市場擴張策略。“業內專家指出,國產化妝品要想改變目前市場格局,與洋品牌一較高低,還需很大努力,“因地制宜的借鑒國外的制作手段、營銷理念還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