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致的繁復華麗,脫軌的放浪駭俗,沖突矛盾的創作,嘆為觀止的演出,挑戰經典傳統的枷鎖,JOHN GALLIANO,一致的被譽為是時尚界中罕見的創作天才,一出道立即成為媒體寵兒,享受無數的掌聲與贊美,但批評、唏噓卻也尾隨而至,西班牙、英國混血血統的身世,從小即塑立他不安于室的性格。
John Galliano,1960年出生,母親西班牙人,父親是英國人,兒時生長在一個極度西班牙羅馬天主教式的生活型態中,因而明顯的影響GALLIANO未來對于巴洛克風華的醉心狂愛。當GALLAIANO六歲時,全家遷移至英國倫敦境內,進入Wilson Grammar School就讀,緊接著再進入英國頗負盛名的設計名校ST.MARTINS主修藝術,1984年持著資優生的優異成績風光畢業。
首度引起時尚傳媒對GALLIANO的注意,是學校之畢業作展,迅速驚艷時尚界,不僅買家關切詢問,媒體更是贊揚不已,直稱他為設計天才,該次畢展的主題,是從法國大革命年代的服裝引發靈感,共展出8套服裝,進而立刻為他帶來商機。隔年,GALLIANO終于正式發表他首度的個人處女作,命名為「Afghanistan repudiates Western ideals"」,那場秀,證明了他是行徑古怪卻天賦異柄的奇才,但是,接下來的10年,GALLIANO卻在力圖拯救經濟上的困境。
1991年,GALLIANO離開英國前往法國,雖然當時他仍處于財務困難的壓力下,GALLIANO依舊不改他煽情派的創作風格,直到1994年,在獲得法國超重量級的時尚集團LVMH的支助下,才化解了數年來的危機,一年后,GALLIANO已經成功的塑立起亞洲最受歡迎的服裝設計師,LVMH集團也同時聘請他作為經典資優老牌GIVENCHY的創意總監一職,設計了兩季之后,LVMH的守門人Arnault又決定轉調GALLIANO至CHRISTIAN DIOR,并持續至今,同時另外聘請當時也頗受爭議的英籍設計師ALEXSANDER MUQUUEN來接管GIVENCHY。
而GALLIANO首次為DIOR設計操刀,卻是出乎意料的成功,夸張幻想式的創意,遙遙勝過任何一位設計師,他所帶來的美人魚式長禮服,具有中國繁復華麗藝術風格的連身裝,醒目夸大的馬賽族頸煉等神隨風貌,處處被模仿拷貝。而瑪丹那、妮可基曼等一線女星藝人,紛紛穿著DIOR的華艷禮服,出席重要的頒獎典禮,JOHN GALLAINO成功的將DIOR再度變身為燈光焦點,并數度獲得英國年度設計師大獎,分別是1987、1994、1995。
檢視JOHN GALLIANO的歷年之作,GALLIANO似乎意圖將服裝又重新拉回極度奢華雕琢的瑰麗年代,一種無可救藥的浪漫與極致工藝的表現,但是他亦是少數設計師中仍然堅持自己的理想,將服裝設計視為藝術,而不被過度商業的特異份子。
有如身無旁騖、陷入迷戀的研究員般,GALLIANO往往是從歷史館內的文件檔案中開始著手設計。他戲劇性的作品,充滿著歷史與人類學的淵源背景,從馬賽族人戰士、美國霍皮印地安人、30年代的柏林夜總會、40年代的電影明星(Dorothy Dandridge)..等,都是他有興趣的題材。幾乎無一例外,他所創造出的作品皆是以沉思為出發點。
就在LVMH集團提供強力的經濟后盾之下,GALLIANO對于歷史服裝的風華再現似乎樂此不疲,甚至還無所節制,超脫一般的道德規范。1998年,GALLIANO為CD所設計的高級訂制服系列,是安排在古老的蒸氣火車頭內進行發表,有若一場奢華的災難,時尚評論家一一發出嚴厲的抨擊,聲稱此場服裝演出,就是一個活生生的證明,GALLIANO仿佛想讓所有的優雅仕女赤裸身體的享受下午茶,唏噓聲此起彼落。
流言不斷的惡性循環之下,可能將會造成GALLIANO工作不保,因此在DIOR 99年高級訂制服系列中,GALLIANO也適度的在設計中做了改變調整,縮降洛可可時代的過度細膩雕琢,適當的削減高級訂制服的繁復作工,時尚評比果然皆給予正面性的肯定,樂于看見JOHN GALLIANO終于兼顧了實穿面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