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汽車又陷入輿論漩渦,眾多車主要求退車。
據媒體報道,多名SU7 Ultra準車主認為,其高價選裝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存在虛假宣傳或者官方表達有誤。
已有網友建立退車群,甚至有車主委托律師維權。還有網友附上疑似多名小米SU7 Ultra車主的視頻聯合聲明,在三分鐘的視頻里,幾十名車主曬出訂單截圖,明確要求小米退車。
車主們表示,不管是小米汽車虛假宣傳還是表達失誤,企業應該就此買單,就此,多名車主聯合要求退車。
此外,4月30號,小米汽車推送了1.7.0版本更新,在SU7 Ultra上加了個“排位模式圈速考核”的新功能。簡單來說,車機系統更新后鎖住半數馬力,用戶需“刷賽道成績”才能解鎖性能。1500匹的超強馬力一直是小米SU7 Ultra的賣點之一,但如今需要“刷圈”才能實現的做法被車主視作侵犯了選擇權,也削弱了產品價值。
隨后,小米汽車方面回應,收到大家反饋后,已暫停了這次推送。已升級的少量用戶,將會在下個版本更新中解決。小米汽車已開始推進新版本的開發和測試,預計用時4-8周,具體時間以小米官方通知為準。
5月12日,小米SU7 Ultra車主楊雷(化名)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在訂車時額外花費4.2萬元選裝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此前小米在宣傳時,介紹上述艙蓋“增加2個空氣動力學風道,前部空氣高效導流”,還提到“內部結構改變,風道導向輪轂散熱”等。
小米對SU7 Ultra對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的官方介紹
“當時之所以訂車,就是因為看中雙風道挖孔設計,這也是這款車的靈魂所在。”楊雷向記者表示。
但是據不少汽車博主測試實車發現,所謂的挖孔下方只有很小的風道,且拆解顯示風道未連接散熱系統或下壓力結構。
這也意味著,所謂的雙風道前艙蓋可能和宣傳不符,在不少車主看來,其裝飾功能大于實用價值,在楊雷所在的車主維權群中,已經有接近400名車主集體要求退車。
“根據粗略估算,現有小米SU7 Ultra前艙蓋的成本最高約1萬元,和超過4萬元的售價有巨大差距。”楊雷表示。
5月7日,小米汽車發布致歉聲明,對于挖孔相關爭議,稱此前信息表達不夠清晰: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在滿足復刻外造型的需求之外,提供部分氣流導出和輔助前艙散熱功能。
對于購車車主,小米將采取補償措施:對于未交付的訂單,將提供限時改配服務,可以改回鋁制前艙蓋;對于已提車和在本次限時改配結束前選配的鎖單用戶,將贈送2萬積分(約合人民幣2000元)以表誠意,但未提及是否可以退車。
在不少車主看來,對于上述補償方案并不滿意:2萬積分補償與4.2萬元選裝價格相比差距較大,此外,改配鋁制機蓋需重新排隊,等待周期長達30-40周。
“我本來是追求挖孔設計才選擇購車,小米提供的改配服務,失去了我原本購車的意義,提供2000元的補償也顯得敷衍。”楊雷坦言,“高端車主更在意駕車帶來的身份象征和情緒價值,現有車輛的挖孔設計名不符實,會影響駕車體驗,因此我們的需求是直接退車。”
“我希望雷軍能保持真誠。”該車主喊話雷軍稱,“直面質疑才能挽回口碑;如果持續逃避,可能會影響SU7系列和未來高端車型的銷量。”
來源:第一財經、都市現場、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