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9年誕生起至今,對開門冰箱在幾十年間未曾發生大的變化。從空間看,其始終沿襲“左冷凍,右冷藏”傳統格局,且冷凍空間明顯小于冷藏空間。然而,隨著囤鮮意愿日益增強、生鮮肉食占比越來越高,對開門冰箱逐漸暴露出冷凍室不夠用、空間布局不合理等弊端,一場徹底變革迫在眉睫。
那么,變革的方向在哪里?這個多數品牌沒有想過的問題,海爾冰箱卻率先開啟了探索,并帶來了顛覆性的創新成果:2021年,海爾“巨能凍”冰箱首發上市,標志著行業迎來了首款大冷凍對開門產品;3月13日,海爾又上市了三款“全空間保鮮·巨能凍”冰箱,在首創6:4凍藏新格局、實現左右空間對調的基礎上,進一步升級健康儲鮮科技,完成了對一個主流品類的重塑。
而在該系列持續迭代的背后,體現出的是品牌對用戶需求的深刻洞察力??v觀行業發展歷程,無論是在空間,還是在科技、場景等層面的關鍵節點上,顛覆者皆為海爾冰箱,這或許也是其能成為全球銷量15連冠,平均不到1秒進入1個用戶家庭的原因所在。
顛覆傳統空間,海爾重塑對開門冰箱
自對開門冰箱誕生至今,幾十年間用戶生活習慣發生了巨大變化。拿我國來說,八十年代普通家庭月收入在30-80元左右,肉類每斤1塊錢左右,蔬菜每斤3毛錢左右,因而人們對蔬菜的需求更大,對冷藏室的使用更高頻。而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肉類開始成為家中必囤食材,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肉類消費總量高達近1億噸,占全球總量的27%。這也意味著,囤鮮需求也從大冷藏轉向了大冷凍。
而市面上的對開門冰箱依舊沿襲傳統設計。在空間上,繼續保持“大冷藏,小冷凍”的設計,即便是600L+的產品,冷凍室也往往只有200L+,并仍將如今高頻使用的冷凍室放在不易被右手打開的左側,使用起來很不便捷,一場空間變革迫在眉睫。
作為行業領頭羊,海爾冰箱擔負起責任,2021年首發“巨能凍”系列產品,重塑對開門冰箱空間布局,引領行業升級用戶儲鮮體驗。3月13日,該系列又迎來三款新品上市,據悉,帶來了兩大根本性革新。第一,應用其原創的6:4凍藏新格局,帶來大冷凍,小冷藏的全新配比,325L的超大冷凍空間比同容積冰箱多出約一臺120L的小冰柜,600斤凍肉也存得下。
第2, 空間對調,避免用戶右手開左門的麻煩。考慮到用戶使用冷凍室頻率越來越高,新品開辟“左冷藏,右冷凍”的對開門品類新時代,并針對內部分區粗糙、抽屜太小無法存儲大件食材等痛點進行升級,在冷藏、冷凍空間均設有4層擱架+3層抽屜,且抽屜進深更寬,不僅能實現食材精細存儲,還能做到大件食材不拆分,小件食材不零存。
空間、科技、場景全面顛覆 ,動力源于用戶需求
縱觀各行各業,無論是高科技產業的蘋果,還是汽車界的豐田等,能夠引領行業的品牌,靠的絕不僅是一次顛覆或是一個品類的顛覆。對于海爾冰箱而言,通過左右空間對調重塑對開門產品,也只是其為用戶升級健康生活的小小的縮影。
從行業競爭核心看,海爾冰箱的儲鮮科技屢屢為用戶開啟健康保鮮新時代。以其獲行業唯一中國專利金獎的全空間保鮮科技為例,就顛覆了行業兩大傳統。第一,針對行業在冷藏區專注保濕,導致用戶茶葉等干貨易返潮,其創新阻氧干濕分儲科技,不僅為濕區提供90%左右濕度存好果蔬,在干區還提供了45%左右的濕度,茶葉等存9個月也不返潮,開辟“保濕也保干”的新時代。
第二 ,百年來行業普遍重視冷藏,對冷凍區的要求基本停留于“凍住即保鮮”。對此,海爾冰箱率先關注到冷凍室內自動化霜引起10℃左右溫度變化,會令食材反復化凍,營養流失嚴重,并創新冷凍智能恒溫科技,使得溫度波動比普通冰箱降低50%,肉類不反復化凍,即便存30天也鮮嫩如初,為用戶全面開啟冷藏、冷凍都保鮮的“全空間保鮮時代”。
而隨著物聯網技術不斷落地,用戶需求不再停留于硬件孤島,開始轉向完整的場景體驗。一個直觀的例子就是智能家居市場崛起,據相關機構測算,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2025年將突破8000億元。海爾冰箱率先換道場景,在這一行業無人區中摸索出一條增長新路徑,成為能夠為用戶提供覆蓋“吃、買、存、做、洗、改及母嬰”在內的飲食全場景主動解決方案,顛覆以往家電只是硬件的舊秩序。
在行業發展歷程中,海爾冰箱總是以顛覆者的形象出現。而在頭部品牌的引領下,也將有越來越多的品牌為用戶創造更優體驗而升級產品、創新科技,以此推動行業不斷向上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