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8日下午,“中華杯成長與發展研討會”在上海朗廷酒店正式舉行。會議以“共燃·「未來創新力」”為主題,旨在回望中華杯近年來的快速發展歷程,并展望未來發展方向。
伴隨著歷屆中華杯賽事決賽及作品集錦和中華杯珍貴歷史資料視頻的回顧,上海時尚產業發展中心理事長、上海時裝周組委會副秘書長邵峰先生發表了主題為“共燃·未來創新力-2023中華杯成長發展展望”的講話,宣告中華杯正式開啟了面向未來的3.0時代。
始創于1995年的“中華杯”國際服裝設計大賽是知名度和影響力兼具的國家級、國際性的服裝設計賽事,也是我國創辦最早的時尚設計大賽之一。正如“中華杯”的大賽名稱,這一時尚賽事自創辦之初便蘊含著極高的立意,業已逐漸發展為中國時尚產業最具價值和象征意義的大賽之一,以中華之名,為中國時尚產業的30載突進保駕護航。
多年來,“中華杯”為中國服裝產業的發展選拔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服裝設計師,吳海燕、趙玉峰、祁剛、武學凱、張繼成、唐煒、張伶俐、計文波、曾鳳飛等眾多中國著名服裝設計師都曾以各種方式參與過“中華杯”,由此,“中華杯”被服裝界及時尚媒體廣泛贊譽為“服裝設計師的搖籃”。
2018年,中華杯開啟了全新賦能之路,5年的成長和進步,中華杯已經初步構建了大學生畢業季、數字藝術、童裝設計、元宇宙時尚4個板塊。國內外擁有服裝、時尚和數字藝術設計等相關專業的院校超過250家均有作品和選手參與中華杯各板塊賽事,涉及32個省市自治區級港澳臺地區,同時包括美英澳意日韓等海外院校。5年來,賽事參與人數和作品數呈逐年上升趨勢,海選作品平均單賽季超過5000份,每年產生近300名入圍選手和超過100名優秀的獲獎選手。
尤其是在2021-2022年,雖然面臨疫情的沖擊,但“中華杯”憑借多年的穩步運營和多方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通過線上投稿、評選等方式,在中國時尚產業的低潮期,為行業厘清了前行的方向,為設計力量的復興留存了火種。
邵峰先生的發言指出,未來“中華杯”將繼往開來,圍繞畢業季、數字藝術、童裝設計、元宇宙時尚四條賽道,通過四個賽事組委會獨立運營。并共同構建產業生態圈和行業伙伴朋友圈,探索辦賽模式的一系列創新突破,繼續面向青年選手,挖掘最具時代新意和創作力量的設計作品。
按照“中華杯3.0”的架構,邵峰先生發布了以“5+2”的模式建立的“中華杯委員會”——5家常務委員機構包括上海時尚產業發展中心、上海服裝行業協會、上海服裝設計協會、上海國際時尚教育中心和上海時裝周組委會;2家特別委員機構包括群邑GroupM和盈展URF,兩家將從數據分析和傳播渠道、空間及社群運營角度深度參與中華杯各項目的合作。
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市委外宣辦公室舉辦的上海城市形象資源共享平臺IP SHANGHAI將作為中華杯特別支持單位,保留、記錄和展示中華杯IP的珍貴歷史檔案及資料。
同時“中華杯”將成立專業委員會,并公布主任聘任——由卞向陽出任中華杯院校學術專業委員會主任、葉琪崢出任中華杯品牌主理專業委員會主任、武學凱出任中華杯設計藝術專業委員會主任。專業委員會將作為“中華杯”的專業性前瞻機構,更有力地幫助賽事平臺與院校的溝通和協作,幫助了解品牌主理人及實驗性品牌的創業與管理,同時成為設計者和主辦方在設計語言和藝術表達上的溝通橋梁。
研討會上,由上海時尚產業發展中心秘書長茹敏,對中華杯未來年青力計劃做了介紹:2023年起,“中華杯”將設立年度獎項,獎勵表彰參與中華杯新老選手、突出個人、機構及品牌,并啟動「Fashion Power Young」項目,幫助中華杯選手和作品獲得商業嘗試和實驗性機會。同時通過數據層面總結分析,發布時尚新人才發展成長報告,建立青年設計人才社群,并著力啟動更多的商業嘗試以及在作品展示、傳播、新零售實驗的新舉措。
在“中華杯3.0”規劃和多方伙伴的支持下,“中華杯”必將匯聚更廣泛、優秀的設計人才,發現和扶植中華未來創新力量,進一步為中華文化,中華時尚,中華設計做出進一步的努力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