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田造型當造型師是不是很牛逼?”
“是,但我更牛逼,所以我走了。”
坐在我對面的石仔輕描淡寫地說出這句話,我沒接話。
早聽說時尚圈的人“怪”,說話怪,脾氣怪,習慣怪,果不其然。
他把拿到手里的煙又放到桌子上,端起一杯水,“做我們這行的一般都是老煙槍,但我只在室外抽,還是有點講究。”
(正在設計娜么文秋裝新品的石仔)
“大難不死。”
“朋友們都喊我石仔, 17歲一個人來北京闖,當時想的是不混出名堂來絕不回家,今年三十多歲了,也算對得起自己。”他不等我發問便自顧自地說起來。石仔是典型東北人,說話辦事毫不拖沓。
“才17歲就一個人去北京不害怕嗎?”
“怕啊,但還是要去,人人都向往大城市,再說了,怕久了就不怕了。”
石仔給我看了看他的手臂,“當時擠火車差點被人搶,然后我摔了一跤,就成這樣了。”
“是不是很狗血?”他問我,“我也覺得。”
“走上造型師這條路純粹是為了好玩,有人玩出個屁來,我玩的出花。
“造型本身是無趣的事,有趣的是造型師。”他這么定義造型這件事對他的意義,帶著幾分不羈,“我朋友說我有時候就是太自信了。”
“造型就是理發?放屁。”
“很多人理解造型就是做頭發?是這樣嗎?”
“那叫理發。”石仔一下就笑了,“但確實很多人都這么想。”
“造型是從頭到腳,化妝、發型、服裝,都是造型。”他進一步跟我解釋,“再夸張一點,造型就是把一個稻草人變成另一個大活人。”
“就是做假人模特和真人的區別?”
“對,有新生的感覺。給真人做造型,你覺得很多事都理所當然,你挑一件黃色的連衣裙,再選擇配飾,決定用綠色,這些都是習慣性的動作。但當真人模特被換成假人后,你會瞬間發現所有的步驟都行不通,假人的膚色和真人不同,造型感會立馬弱化,很多服裝由真人上身效果會很有時尚感,但假人穿上后就平淡乏味了,所以這時候造型師就要下大工夫,發揮創造力,讓一切變得活潑起來。”
“東田造型是業內公認的造型大咖,很多明星都在他們那里做造型,你當初為什么離開呢?”
“覺得沒意思了,”石仔一笑,仿佛聽出來我話里有話,“那時候東田還沒現在這么出名,當時就想多掙錢而已,所以要闖。”
“現在回過頭來看覺得可惜嗎?畢竟現在東田發展得那么好。”
他換了個更慵懶的姿勢靠在沙發上,“我不喜歡回頭。”
從東田出來之后,石仔選擇去臺灣、英國、日本這些地方進修,那幾年的學習他說自己以前就是井底之蛙,又胖又瞎。
“設計就是挑戰不可能。”
“今年就是我在這行的第15年,還是有些年頭了,所以想嘗試更多不一樣的事情。”石仔指了指他穿的褲子,“是不是很大膽?”
我點點頭,粉色破洞牛仔褲,一般人還真不敢穿。
“造型需要大膽,不然就沒勁了。”他接著說,“所以我想試試除了造型,還能不能做些別的。”
“比如服裝設計?”
“對,造型和設計不分家,我也算有點功底,不至于摸不到門。”他拿來一件小外套,“我和她們一起設計的。”石仔指了指棚里面正在指導模特拍照的娜么文設計師。
“這些圖案挺有意思的,你負責提供創意,遇到意見不合的時候聽誰的呢?”
“其實我們沒有那么細的職責劃分,我和她們認識很多年了,她們是雙胞胎,并且已經配合得非常好,非常了解彼此,我們三個的品位幾乎是一致的,我們對女性的審美也是相同的,所以我們一起設計,一起創業。”
“你認為什么才是設計?”
“我覺得在任何時候,適當的‘怪’才是設計,就像娜么文的理念一樣,‘如果只剩平庸的設計,我寧愿一絲不掛’,讓別人感到奇怪,幫助人們區分彼此,定義自我,追求一種高標準的剔除感,這就是一種大膽的突破。但設計師一定要拿捏好‘怪’這個度,如果夸大了,做出來的東西就不適合了。一定是把完全的‘怪’去掉,但同時要保留適度的‘怪’。很多人抱怨中國沒有真正的設計師,但我認為未必,在適當的時機,適當的市場做適當的事情,也是一種好的設計。
“那么,你認為什么樣的女性適合你們的設計呢?
“我們的衣服是為那些獨立的、自信的、優秀的女性設計的,她們肯定自己,充滿了能量。”
“造型和設計哪個更吸引你?”
“上一秒是造型,下一秒是設計,哈哈。”石仔巧妙地回答我,“手心手背都是肉。”
最后一個問題,那你是怎么平衡你作為娜么文品牌設計師和你本質專業造型師這兩者的呢?”
“說實話,我現在的精力70%以上都投入到了娜么文的設計工作中,不過我并不認為這是一件壞事。其實設計作品給小部分人看是件簡單的事情,讓大眾都滿意才是最苛刻的。所以大眾的需求會讓我的設計作品進化,當然在消耗我生命70%之后,我的內心也需要補償,這時我就會去做回我的造型本行。”
“娜么文肯定會火。”
“你覺得造型和設計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如果說造型是為了人本身的話,設計更多的是挖掘人背后的東西。”石仔頗有幾分哲學家的味道,“我是不是說得有點裝逼?”
他一邊調侃著,嘴里念著“但確實如此。”
“娜么文肯定會火,”石仔口氣里又多了分從容和堅定,“職業女裝是塊硬骨頭,沒人敢啃,我們敢,娜么文就是要盤活它。”
“有石仔的加入,我們更有信心能把娜么文真正做大做好。”娜么文設計師文對我說,如果她不告訴我她的年齡,我絲毫想象不到眼前的人竟然已經做了媽媽。
“創業不分男女,當媽了更要自強。”她看到我的反應,笑得像個孩子。
(娜么文設計師文/娜和石仔)
【小編手記】
踏進娜么文工作室,不由得就被圍在桌子邊的三個人吸引目光,準確說,是被其中一個背影魁梧但穿著粉色牛仔褲的人吸引,他就是石仔。
和他短暫的交流最大的感受就是他的‘怪’,他說自己是異類,但偏偏朋友很多,這次能跨界設計,對他來說是一件‘更怪更美好的事情’。
或許人們都下意識抵觸‘怪’,但卻忘了很多經典創意的萌發往往都是‘怪’的,一個骨子里有些怪的人,又總能帶給人驚喜。
造型師石仔現在又多了一個身份——設計師,參與娜么文品牌女裝設計。也許現在的娜么文還不夠成熟,但它不再是幼苗,它已經發芽,并在茁壯成長。
“挑戰滲透生命,怪就怪得可愛”,我想,這句話就是對石仔最好的詮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