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娛樂訊 1月6日晚9:20,陜西衛視持續推出的《絲綢之路萬里行》第二季開始播出。這一季的一個重大改變是新聞紀錄片到公路真人秀的轉型,網友直呼:文化類節目終于不再單調。
《絲綢之路萬里行》第二季首播引關注 網友:文化類節目終于不再單調
陜西衛視《絲綢之路萬里行》節目第一季使用紀錄片的形式為大家全景展現了當年絲綢之路的歷史,而在昨日播出的《絲綢之路萬里行》第二季節目中,讓不少看過第一季節目的觀眾為之震驚,從一個紀錄片到公路真人秀,并且公路真人秀在內地真人秀市場上也尚屬首次,網友紛紛在節目播出中留言稱:新節目形式更具看點;陜西衛視應該有這樣的節目;在明星真人秀里學文化等等。同時,也有網友稱:通過幾組嘉賓們“以物換物”生存模式,更加具體生動的了解當年絲綢之路的文化歷史。
陜西衛視堅持文化創新 內容集群效應初顯
當下大制作手筆明星真人秀扎堆熒屏,2016開年Q1季度,百檔燒錢燒明星的大型娛樂綜藝準備上檔時,在這樣的陣容中仍然可以見到一批文化類節目的出現和堅挺,比如《絲綢之路萬里行》節目的調整發展。
陜西衛視總監鄭毅在采訪時詳細表明了節目第二季的轉變:“我們不僅能播紀錄片,不僅能操作表現形態較為單一的談話節目、新聞節目,我們還能操作一些復雜的真人秀、特別是星素結合的戶外真人秀。”
這個節目的第一季是采用較為簡單的采訪紀錄方式呈現,對于一家西部省級衛視來說,這樣的轉變無疑給業界釋放了較為積極的探索信號。而第二季集結了周曉鷗[微博]、何云偉等8位“明星+旅行達人式”的體驗陣容,并采用了“以物換物”的模式去“闖歐洲”。
說到“文化生態”節目中采取“以物換物”的形式,而 “以物換物”型真人秀在電視屏幕上的出現尚屬首次,而這次陜西衛視大膽的將已具一定知名度的新聞紀錄片式的節目徹底地變為沿絲路進發的公路真人秀。
時勢造英雄:《絲路萬里行》第二季拓展“市場需求”
周曉鷗、何云偉等8位達人的“以物換物”將沿襲當年絲綢之路的生存方式。而首期節目內容中因為沒錢的節目設置,讓觀眾們直呼過癮,許許多多的人性思想在這一設計當中被“逼”了出來。
許飛與徐鐵人因為換物所產生的情緒對立,曹瀚天與鄒楊在別人幫助時給予物品力度上的“爭執”,8位達人用五千塊購物時想著用什么才可以換到生存物資的心態,以及集體做晚飯時所產生的凝聚……這種明星之間的互撕、爭吵最終達到團結協作的氛圍讓觀眾們深刻的體味到節目所表達的意義,而不是一味的最求明星效應。
《絲綢之路萬里行》第二季首播后眾多網友紛紛發聲:不但領略了絲路文化,同時學習到了很多的生存知識。從陜西衛視近年來推出的幾檔文化類節目《開壇》《唐詩風云會》到而今的《絲綢之路萬里行》第二季來看,似乎不斷的研發創新文化類節目新形勢,給每一位看過的觀眾帶來啟迪。通過文化類節目讓陜西衛視更具看點,讓“文化生態”引發更大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