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娛樂訊 10日15日,由山東影視傳媒、山東影視制作、完美建信影視、完美影視傳媒、海陽完美千策影視聯合出品,“傳奇劇王”郭靖宇[微博]編劇并導演,楊志剛[微博]、楊紫[微博]、王奎榮、劉芊含、張少華[微博]、王繪春[微博]、巍子[微博]、吳越[微博]等聯合主演的熱血抗戰傳奇劇《大秧歌》,在京舉行了看片會。編劇和導演郭靖宇、主演楊志剛出席并暢談作品創作前后的心路歷程和感悟。
在會上播放的40分鐘精彩片段中,家族恩怨、海盜交鋒、熱血抗日等內容鋪陳開來。故事內容緊張緊湊、演員表現張弛有度、家國情感飽滿激昂。保持了郭氏傳奇的高水平,又加入了民俗元素,濃濃秧歌情傳達出沸騰的正能量,被郭靖宇認為是其“最接地氣的一部作品”。而楊志剛則笑言了拍這戲用了近一年時間,險些鬧出“家庭危機”。
郭靖宇塑造小人物 重傳奇類型有特色
電視劇《大秧歌》看片會上播出的全劇精彩片段,將故事主線——上世紀三十年代乞兒海貓(楊志剛飾演)回山東海陽尋親,從而發生的一段夾雜家族恩怨情仇、驚心動魄的抗日熱血傳奇集中展現。對于故事構思,本劇編劇和導演郭靖宇介紹說:“《大秧歌》不是寫抗戰主戰場,而是寫人民的,我覺得要從小人物寫起,所以我希望男主角不是海龍,而是海貓。海里面的龍本來什么都能完成,其實根本不需要我們寫,我們寫海里面的一只貓,貓是吃魚的,所以漁民最恨貓,海邊的貓不那么受歡迎。這樣的一個人物,最終成長為頂天立地的英雄,更有感染力,更有想象空間,更有戲劇發展?!?
今年恰逢反法西斯抗戰勝利70周年,熒屏上出現的抗戰劇比較多,談到《大秧歌》的獨特之處,郭靖宇說:“這劇應該講絕不是簡單的抗戰劇,而是傳奇劇,我是在傳奇中寫一種民族精神,一種英雄主義,寫一個我理想中的英雄主義,我覺得這種戲會有勁,應該也不會有人能提出說我哪兒不真實、哪兒不對,因為懸乎的事我也不太寫?!?
楊志剛苦樂交加 險鬧“家庭危機”
楊志剛在劇中的表現得到了認可。在故事片段中,楊志剛的搏命戲份不少,看得出拍攝時候受了不少苦。對此,楊志剛坦言過程有創作的樂趣也有苦水, “這海貓受了不少罪,他最大的特點是有九條命,每次都是打不死的‘小強’,情節很極致,人物很鮮活。這個戲拍了344天,我有一天給郭靖宇打電話,我說不能再拍了,再拍就該妻離子散了,因為我已經好沒見過媳婦和兒子了。然后這部戲。當時我們因為拍了很長時間,春夏秋冬都經歷了,比如我掉海里的戲,那會是春天,水很涼,包括我們有很多水底的戲,那確實很難拍?!?
郭靖宇解讀家國情 忠大于義國大于家
劇中,家仇國恨所產生的戲劇張力也成為一大看點。郭靖宇表示:“這個戲中有家族矛盾,有反法西斯的戰爭,我一慣會這么寫,實際上就是一句話,就是當家仇遇到國恨的時候,家仇又算得了什么。這也是我一直作品當中所體現的一個主題,忠大于義,國大于家,小的仇恨在民族危難之際,不算仇恨。甚至可以摒棄前嫌,同心協力,攜手抗擊侵略者?!?
對于自己作品的創作初衷,郭靖宇總結為:“我說郭靖宇是一個評書先生,其實我會說的只有八個字,這八個字是‘忠孝杰義’和‘傳宗接代’。我本人僅在八個字范疇之內去創作我的戲。其實我認為全中國所有的正能量的電視劇,都在這八個字之內?!倚⒔芰x’不用解釋了,‘傳宗接代’是廣義的,我指的是中華民族的傳承,一個家族的傳承,一個民族的傳承,一個國家的傳承。這個社會發展到任何時候,離開傳承是絕對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