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雙十一和雙十二,早已在各種口水戰博眼球吐槽中塵埃落定了。回顧去年戰績,天貓雙十一571億的數字縱然為馬云交出了阿里上市后第一張漂亮的成績單,但眾多被阿里促銷政策“挾持”賠本賣吆喝的商家,卻是過著表面風光、內心凄愴的日子。一個雙十一購物節,不但擠占了商家后面數月的銷量,而且還無法從總體上增加利潤,到頭來商家得不償失,平臺成為最大贏家。
當京東、蘇寧、唯品會等電商平臺進入主流陣營后,流量嚴重分散的形勢面前,是商家投入上升、但用戶轉化每況愈下的事實。面對此情此景,品牌商家將何去何從?
傳統電商誰的地盤
近兩年,傳統電商平臺因購物節流量搶奪,為大眾上演了一場又一場撕逼大戰,而作為電商平臺“衣食父母”的眾多品牌,卻只能強忍辛酸,默默地在背后撐起一個個美好假象。電商平臺本是品牌或商家轉移互聯網渠道的重要戰場,但發展至今,品牌或商家卻漸漸成為了其中的過客。在這里,筆者不禁要問:傳統電商,到底是誰的地盤?誰成就了誰?
有見于傳統電商逐步淪為“雞肋”,特別是品牌直線上升的廣告費下低用戶轉化率和高流失率,“一錘子”買賣無處不在,性價比、價格戰更是讓不少品牌商家頭疼不已。在品牌的投入與產出比例失衡的形勢下,品牌商家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定位以及對平臺投入的判斷。那么,品牌商的下一個地盤應該在哪里?
社會化電商品牌自建地盤成趨勢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去中心化和強關系鏈營銷漸成主流趨勢,在一人一世界的時代,每個人都是一個端點,連接著一個無限的網絡。而在社交網絡發達的今天,社會化電商開始成為了大眾矚目的下一個變革點;而商品開始以頻繁的刷屏方式出現在微信朋友圈的分享內容里,這就是社會化電商商業模式潛力外露的最直接表現。
而由微信這款熱門社交軟件所引爆的微商、微分銷、眾籌等概念以及相關產品,無不在預示著社會化電商火熱的“錢景“。在此當中,個別傳統零售品牌小試牛刀的階段性贏利,讓更多新銳品牌轉而側目,紛紛投入到社會化電商中去,爭取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創客街區創始人路軍先生在接受筆者采訪時提到:“社會化電商時代的到來,是品牌自建地盤的最好時刻。在傳統電商時代,品牌商正是因為受限于大平臺的數據引流,而不得不為他人做嫁衣。而社交網絡的個體時代,每個人都將是一個移動的電商,買賣身份將合二為一,品牌營銷將進入真正的口碑擴散時代。但在此之中,如何通過系統為品牌搭建一個屬于它和用戶的地盤,并使之形成良好的互動,是品牌微分銷發展的關鍵。
從PC傳統電商到移動電商,社交網絡雖然為微分銷、微商提供了極佳的發展土壤,然而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營銷,是否能實現有效的銷售轉化,能否通過專業化管理形成網絡式的擴散,這或許是擺在眾多有志加入微分銷行列的傳統品牌的首要考慮。
可想而知,2015年將毫無疑問成為移動電商的元年,如果微信商業化在2015年實現,它將引發新一輪怎樣的商業模式顛覆?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擴展閱讀:
創客街區,是廣州網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因應社會化電商時代的營銷特色,斥巨資打造的全方位整合營銷生態服務體系。它旗下擁有創客學院、創客分銷、創客魔方、創客品牌和創客金融五大產品體系,借助社交化媒體的連接優勢,為客戶提供從營銷系統開發、運營推廣、專業培訓、數據、金融等方面全方位的整合營銷服務;分別從專業度、曝光度、用戶流、數據流以及現金流五大緯度為品牌提供實戰支持。
更多精彩創客資訊,請關注“創客街區”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