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在網絡時代特有的“節日”,“雙11”如今已經被幾乎所有商家及消費者所認同。只是,在經過了去年191億的火爆銷售后,記者發現,今年的雙11大戰來臨之際,各方在期待之余均抱持謹慎態度。尤其是不少中小商家,面對注定要面對的“賠本賺吆喝”,紛紛采取不同措施。包括錯峰經營、T城圈地都成了新的選項。
錯峰促銷、常規經營冷處理
去年的雙11,有廠商抱怨在天貓上的銷售額達到2億元,卻沒有利潤,而且將員工弄得疲憊不堪。更糟糕的是由于物流嚴重不暢,有的消費者收貨都到了今年1月,抱怨大過期望。讓廠商吃力不討好。在這種情況下,有些廠商今年選擇錯峰促銷。即在雙11前打著“前雙11”的旗號,先行發起促銷活動,這樣既節省了營銷成本,避免讓自家的促銷信息淹沒在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戰中,也讓消費者省心省事,可以按時收貨,可謂一舉兩得。
對于那些無力在天貓上再做大宣傳、大裝修的中小商家,對此次雙11大戰的反應更為理性。除了僅以常規的人力物力和貨源投入外,有些索性選擇了放棄。正如一些中小商家所說的那樣:“大廠商投入了那么大的精力都沒有撈到什么好處,我們費那么大的勁更不劃算了。現在的消費者很精明,他們也知道雙11上很多促銷的東西都不是優等品,只要我們的東西質量好,價格適中,也一樣是有顧客的。”
T城圈地尋新路
隨著雙11的深入人心,雙11也不再僅僅是淘寶天貓一家獨攬的生意了。許多廠商、特別是中小商家也是積極的透過這一平臺,與其他電商合作,或者進入新的領域與渠道,搶占新商機。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些商家對跌跌不休的中國式促銷已經感到厭倦及麻木。他們也在尋找一些新的營生。近期,在網絡上興起的“T城圈地熱”就很受中小商家的歡迎---許多淘寶商家眼下正忙于在一家名為T城.com的新網站圈地搶注商品。據了解, 這家10月上線的新型電子商務網站,運營模式非常新穎:商家可通過創建某商品當該商品版主(地主),從而為大家建立起該商品的公共信息及環繞商品的公共(網上)交易服務場所(微平臺)。版主享有該商品微平臺各種收益的永久性權益。商家們都有公平機會創建商品當版主,可以創建多個商品。隨著交易量的產生,商家們可以通過交易額進行一定比例的分成,實現類似“地租收益”的實質收成。
一邊是積極備戰雙11,一邊是T城圈地搶注忙。很多淘寶商家已經將與自己經營關聯緊密的食品、電子等常用消費名牌商品搶注完畢。用他們的話來說,這種“一邊創建商品當地主、一邊日常銷售的電子商務新模式,為商家帶來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機會,又沒有風險,還是值得一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