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感覺沒有,手表在我們生活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現代,手表正在朝向兩個不同的方向發展,功能類和身份象征類。
因為具有悠久的歷史,并且制作需要十分精湛的工藝,所以,機械表似乎成為了很多高端手表品牌簇擁的不敗寵兒,變成了很多人標明身份的有力標簽。似乎每一塊高品質的機械手表都凝聚著一個匠人的精心雕琢,娓娓地講述著一個動聽的故事,彰顯著使用者的不凡身份和獨特品格。而功能類手表,則是根據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在不同的功能方面進行深層研發,向著越來越精準,越來越高科技和多功能的方向邁進。近年來,電波表、衛星手表等各種新型手表的相繼面世,分別代表著第五代和第六代計時器的崛起,給手表行業帶來了一股生生不息的發展動力。
電波表VS衛星手表
所謂電波表,機身由原子時鐘和無線電接收系統組成,根據國家授時中心發出的長波信號自動校準,在衛星手表面世以前,曾是世界上精度最高的手表。
但是由于發射塔數量有限,長波信號存在覆蓋盲區,因此,電波表適合在一線城市的主市區佩戴,在二線城市及一些郊區野外,基本只能當做一塊普通石英表來使用。并且,長波信號易受干擾,環境、氣象及屏障都有可能造成信號接收失敗,很多人就曾反映在室內接收不到電波授時信號的問題。即便如此,電波表的新型計時概念及超高的計時精度,依然使得電波表成為第五代計時器的標志性代表,其代表性的品牌有卡西歐和西鐵城。
所謂衛星手表,就是指通過衛星信號進行校準授時的手表,授時精度達納秒級,在衛星信號覆蓋的范圍內,所有手表分秒不差。衛星信號的覆蓋范圍及傳播強度均大大高于長波信號,因此,在授時的精準程度和授時信號的接收方面,衛星手表也明顯強于電波表。
日本的精工和西鐵城都出過一款GPS衛星手表,引發了業界不小的轟動,其實早在這兩者之前,我國軍方為了達到全軍指戰員的“秒同步”,已經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指針式衛星手表,并以一個極具中國本土特色的名字——北斗——來為手表命名。
作為現代軍隊裝備,和以往的軍用手表不同,這款北斗衛星手表除了優越的計時性能,還內置了世界24個城市時區,可以隨時改換各國不同時間。不僅如此,北斗衛星手表還兼具指南針、溫度計、高度計、氣壓計、自動日歷等多種戶外功能,定向、定位、與衛星發送短消息等,一直朝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腕上微型移動終端方向發展,為中國軍隊提高作戰能力,進行被困人員搜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武器”。
衛星手表會取代電波表嗎?
面對衛星手表的出現及興起,曾有人發出過這樣的疑問:衛星手表會取代電波表嗎?答案是否定的。自計時器發明以來,雖然石英表的出現曾造成機械表幾近滅亡的重大危機,但最終各種計時方式均依靠自身獨特的優勢保存下來,并在腕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誠然,作為第六代計時器的領軍人物,衛星手表的出現大大震撼了電波表的市場,但是,電波表較衛星手表發展較為成熟,并且十分具有代表性,在衛星產業還沒有完善之前,電波表的地位暫時難以撼動。
光動能真的很重要嗎?
在腕表的研發上,日本推出了光動能系列手表——不用更換電池,只要有可見光就可以源源不斷地給手表補充能量,十分便利和環保。很多人在探討我國自主生產的北斗衛星手表時,總會提到這樣的問題:北斗衛星手表是太陽能的嗎?當然,目前我們的北斗衛星手表還是使用充電電池的,但是充電一次至少可以使用90天,可以滿足一般使用者的需求。
自2012年底開始,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二代導航系統正式開放,為我國的國防安全打下堅實的基礎。北斗衛星手表也在邁向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微型移動終端的道路上昂首闊步,期待未來產品的不斷推出和完善,光動能設計也可以作為其中的一項來考慮。
科技的不斷進步總是能帶給我們新的驚喜,在未來,也許有著比電波表、衛星手表更加讓我們期待的新型手表的出現,手表的發展從未停歇,但終將走上高科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