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上海網5月30日電(記者 李佳佳)回首頂級品牌在中國走過的二十年歷程,面對互聯網浪潮洶涌澎湃的當今,頂級品牌的路在何方?在30日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和靜安區政府聯合主辦的第七屆頂級品牌峰會上,發布了《中國時尚產業藍皮書2014-2015》。
本年度的藍皮書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時尚產業的突圍之路進行了全面回顧,并得出五大行業趨勢。中國服裝行業從世界工廠、中國制造逐漸向中國設計轉變;珠寶行業正由快速成長期步入成熟發展階段,中國已成為影響世界珠寶市場走向的重要力量;作為全球時尚消費重要新興力量的中國時尚消費開始理性轉型;從未來趨勢全球時尚文化有望從快時尚向慢時尚回歸;消費者忠誠度下降,理性、品味型和個性化消費比重提升,中小品牌將迎來重要發展機遇。
報告認為,時尚產業有可能成為中國產業率先實現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升級的領軍行業,對中國總體產業升級發揮示范帶動和輻射引領作用。報告建議將時尚產業發展納入國家中長期規劃,打造一批時尚產業示范都市;推動時尚企業主體的重組升級,打造一大批國際一流的時尚領軍企業。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福卡智庫首席研究員王德培教授在隨后的主旨演講中針對“頂級品牌在中國面臨的挑戰、歷史機會以及如何進行版本升級”這一話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王德培認為中國頂級品牌市場面臨六大挑戰,包括文化、中國從去年開始的反腐運動、經濟形勢下行、境外銷售、商業地產的過度競爭以及互聯網。不過,他同樣認為中國頂級品牌在挑戰之余也面臨著機遇,這主要就是金融資本大爆炸所帶來的紅利,“海關關稅很快會趨于0,國內資本的大放開,所有這一切,中國依然是全球頂級品牌的肥田沃土和戰略制高點。”
而貝恩公司合伙人布魯諾?蘭尼斯先生(Bruno Lannes)在其題為“互聯網對在華頂級品牌的影響”的主旨演講中指出,通過對中國消費者,包括電子商務行業開展了多年的專項研究,從“2014年度關鍵趨勢分析”和“中國消費者的數字化行為所圍繞的三大步驟”入手,得出“70%的消費者通過代購渠道購買過奢侈品且未來代購的支出會增加”、“相較于評分,品牌所有者的信用等級、文字點評與銷售的相關性更強”的結論。
業內人士估計,在不久之后,頂級品牌的電商收入可占到其總銷售額的10%。
意大利奢侈品協會會長Armando Branchini在當天的總結中相當有信心地表示,頂級品牌,尤其是意大利和歐洲的頂級品牌有能力處理應對互聯網所帶來的革命,必將在未來迎來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