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物金買賣包括金條、金幣和金飾等交易,以持有黃金作為投資。可以肯定其投資額較高,實質回報率雖與其他方法相同,但涉及的金額一定會較低(因為投資的資金不會發揮杠桿效應),而且只可以在金價上升之時才可以獲利。一般的飾金買入及賣出價的差額較大,視作投資并不適宜,金條及金幣由于不涉及其他成本,是實金投資的最佳選擇。但需要注意的是持有黃金并不會產生利息收益。
金幣有兩種,即純金幣和紀念性金幣。純金幣的價值基本與黃金含量一致,價格也基本隨國際金價波動,具有美觀、鑒賞、流通變現能力強和保值功能。金幣較多更具有紀念意義,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較難鑒定其價值,因此對投資者的素質要求較高,主要為滿足集幣愛好者收藏,投資增值功能不大。
黃金現貨市場上實物黃金的主要形式是金條(Gold Bullion)和金塊,也有金幣、金質獎章和首飾等。金條有低純度的砂金和高純度的條金,條金一般重400盎司。市場參與者主要有黃金生產商、提煉商,中央銀行,投資者和其它需求方,其中黃金交易商在市場上買賣,經紀人從中搭橋賺傭金和差價,銀行為其融資。黃金現貨報盤價差一般為每盎司0.5-1美元,如紐約金市週五收盤報297.50/8.00美元,此前某日收盤報299.00/300.00。盎司(Ounce)為度量單位,1盎司相當于28.35克。
黃金現貨投資有兩個缺陷:須支付儲藏和安全費用,持有黃金無利息收入。于是通過買賣期貨暫時轉讓所有權可免去費用和獲得收益。每口期貨合約為100盎司。中央銀行一般不愿意通過轉讓所有權獲得收益,于是黃金貸款和拆放市場興起。
大眾"實物金" 與黃金交易市場“實物金”的區別
大眾對"實物金"的理解是日常生活接觸的黃金飾品,與黃金交易市場的實物金定義不一致,實際上我們要討論的是交易市場中的實物金與那些紀念幣和首飾有區別。
紀念性和裝飾性的金飾品,前者指紀念類金條與金幣,如"奧運金條","賀歲金條"和"熊貓金幣",后者指各類黃金飾品。不具有真正意義的黃金投資性質,其價格不完全取決于原始金價波動,影響其價格的因素還有收藏和藝術價值等;同時因為其加工成本帶來的較高溢價以及回購不便而導致的流動性欠佳,投資者購買此類實物金不能充分享受金價上漲帶來的收益。
真正意義上的投資性實物金交易成本較低,與金價保持完全的正相關及連動性。
附:
黃金掉期交易是黃金持有者轉讓金條換取貨幣,互換協議期滿則按約定的遠期價格購回金條。據說南非和前蘇聯中央銀行偏愛這種交易方式。最近歐元區黃金儲備上升1.03億歐元,就是因其區內各國黃金掉期協議期滿所至。
供稿:CNI 中國北方金銀業
CNI 中國北方金銀業品牌庫:http://brand.fengsung.com/c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