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百年奢侈品牌Aquascutum雅格獅丹
幾經易手的Aquascutum被香港公司收購
Aquascutum這個品牌本身亦有頗為曲折的歷史: 自品牌成立以來便與Burberry形成長期競爭關系,競爭的焦點是誰先設計出招牌的英倫感風衣。
Aquascutum這個品牌本身亦有頗為曲折的歷史: 自品牌成立以來便與Burberry形成長期競爭關系,競爭的焦點是誰先設計出招牌的英倫感風衣。英國時尚顧問公司(British Fashion Council)的總裁Harold Tillman和他的合伙人Belinda Earl是最后兩位試圖讓該品牌重新發展的經理人,他們的嘗試以失敗告終。
在此之前,Renown的Winser曾成功使品牌躋身于奢侈品行列,使其登上了倫敦時裝周的舞臺,并進入諸如Bergdorf Goodman、Saks Fifth Avenue、Harrods和Corso Como等歐美高檔百貨銷售。但之后她對品牌的整體收購計劃卻因Renown的阻止而擱淺,原因是公司希望將亞洲及西方業務分開。
與Aquascutum的競爭對手Burberry先前的母公司Great Universal Stores不同,Renown缺乏全球化的戰略與眼光。在日本市場飛速發展的上世紀70及80年代,它一味地注重日本本土市場的發展,而忽略了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性,以至于在1990年代開始便因整體形象的下滑而一直舉步維艱。
Tillman和Earl于2009年買下英國業務后,曾想努力扭轉英國及歐洲的經營狀況,但他們面對的是包括工廠、倫敦旗艦店、昂貴的時裝秀和樣品生產在內的各項嚴重支出及對品牌商標的零使用權。在2009年至2012年期間,他們投入了約3000萬英鎊,試圖使品牌起死回生,但終因其高額的債務和過去的經營失當而告終。
就目前而言,新東家YGM仍是一家中國傳統企業,關于它將如何運作Aquascutum仍是未知數。對此YGM稱:“公司的長期戰略目標是繼續維持Aquascutum作為高端經典歐洲品牌的地位,并為其注入時尚元素。
YGM集團由陳瑞球于1949年創辦,于1970年在港交所上市,旗下業務包括制衣、紡織、批發、零售及其他制造業。2004年,即其收購Guy Laroche的同年,YGM獲得了Charles Jourdan全線服飾在大中華區及部分東南亞國家的代理權。自1998年起,該公司便成為Aquascutum在大中華區、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市場的授權生產商、商標使用者及唯一代理商,并于2009年獲得了亞洲大部分地區的商標使用權。